學會宗旨
本會名稱「臺灣美容皮膚科醫學會」,承先進之開創領導,啟後進之傳承啟蒙,全體會員攜手合作、貢獻所學、交流經驗,通力提升美容皮膚科之學術研究、臨床應用,廣泛掌握國際醫學美容趨勢脈動,深化連結資源,共享榮耀,常保台灣在美容皮膚領域永續發展之優勢,共創豐盛之未來!
01
學術交流
深化學術研究精神
創新醫療應用
02
共享資源
會員共享臨床經驗
診所經營知識
03
教學平台
承先啟後
輔助後進醫師學術研究
04
聯繫情感
建立會員間高度向心力
與緊密情誼
理事長的話
臺灣美容皮膚科醫學會有眾多前輩先進開創領導、運籌帷幄,無私奉獻,締造眾多前所未有的成就,樹立卓越典範,全體會員更是同心協力,齊心在遼闊的專業領域揚帆奮進,不僅拉拔許多優秀後進,更激勵眾人矢志為患者守護皮膚健康與美麗的天職。
醫者之使命,即是為人群帶來更多福祉,不只生理層面之健康美麗、更有心理層面之自信昇華,可說是任重道遠。所謂「得道多助」,學會在眾人齊心之下,聲譽卓著、穩健發展,讓皮膚科醫師在美容醫學的聲譽及影響力,與日俱增、更加穩固,讓更多愛美人士認知到台灣在美容醫學產業的傑出地位。
皮膚科的基礎、臨床及外科為生命共同體,學會更是不分你我的大家庭,學會之使命即是向外延伸,點、線、面連結資源,把餅做大,共享榮耀!有熱情、肯犧牲自己時間及無私的夥伴們始終是重要角色,一起努力實現夢想,使臺灣美容皮膚科醫學會永續發展、永續卓越!
軍棠慎重使命,戮力以赴,務在既有堅實基礎,串聯更多資源,發揮綜效,更歡迎眾多優秀伙伴共同參與,為大家創造舞台、創造機會、創造更壯麗之願景前程!
臺灣美容皮膚科醫學會理事長 邱軍棠醫師

理監事名單
職稱 | 姓名 | 性別 | 最高學經歷 | 現職 |
理事長 | 邱軍棠 | 男 | 中山醫學大學生化所博士 | 美無極醫療機構執行長 |
常務理事 | 陳建宏 | 男 | 彰化縣診所協會理事長 | 陳建宏皮膚科負責人 |
常務理事 | 曾彥碩 | 男 | 彰化基督教醫院皮膚部主治醫師 | 彰化基督教醫院皮膚部主治醫師 |
理事 | 林軼群 | 男 | 台中榮總皮膚科專科醫師 | 杏倫皮膚科診所 |
理事 | 許修誠 | 男 | 加州大學法學碩士/長庚醫院主治醫師 | 彰化基督教醫院皮膚部主治醫師 |
理事 | 陳怡如 | 女 | 國立中興大學生命科學博士 | 台中榮總皮膚科主治醫師 |
理事 | 林軼群 | 男 | 台中榮總皮膚科專科醫師 | 杏倫皮膚科診所 |
理事 | 黃勇學 | 男 | 高雄醫學大學醫學系畢業 | 黃勇學皮膚科診所 |
理事 | 蔡高頌 | 男 | 中國醫藥大學碩士 | 光妍皮膚科診所院長 |
理事 | 蘇承偉 | 男 | 台中榮總皮膚科專科醫師 | 承智皮膚科診所院長 |
常務監事 | 李永在 | 男 | 台北醫學大學醫學系 | 李永在皮膚科診所負責人 |
監事 | 楊國材 | 男 | 彰化基督教醫院皮膚部主任 | 彰基系美容e院院長 |
監事 | 廖錫勳 | 男 | 中國醫藥學院皮膚科主治醫師 | 廖錫勳皮膚科診所 |
107年12月30日
本會章程
第一章 總 則
第 一 條 本會名稱為臺灣美容皮膚科醫學會(以下簡稱本會)。
第 二 條 本會為依法設立、非以營利為目的社會團體。以吸收醫學新知、分享治療經驗、促進民眾衛教為宗旨。
第 三 條 本會以全國行政區域為組織區域。
第 四 條 本會會址設於主管機關所在地區,並得報經主管機關核准設分支機構。前項分支機構組織簡則由理事會擬訂,報請主管機關核准後行之。會址及分支機構之地址於設置及變更時應函報主管機關核備。
第 五 條 本會任務如下:
一、皮膚美容醫學研究與發展。
二、國際皮膚醫學美容交流
三、國內皮膚美容的教育。
四、提供民眾皮膚美容醫學的認知。
五、其他有關皮膚美容醫之事項
第 六 條 本會之主管機關為內政部,目的事業主管機關為行政院衛生署,其目的事業應受各該事業主管機關之指導、監督。
第二章 會 員
第 七 條 本會會員申請資格如下:
一、一般會員:具中華民國國民身分,具有皮膚科專 科醫師,認同本會宗旨者,申請入會時應填具入會申請書,經理事會審查通過並繳納會費者。 申請入會時應填具入會申請書,經理事會審查通過,並繳納會費者。
二、榮譽會員: 於皮膚美容醫學領域有卓越貢獻者,經理事會提名,會員大會以通常之表決方式通過同意者。
第 八 條 會員或會員代表有表決權、選舉權、被選舉權與罷免權。
每一會員或會員代表為一權。榮譽會員無前項權利。
第 九 條 會員有遵守本會章程、決議及繳納會費之義務。
第 十 條 會員或會員代表有違反法令,章程或不遵守會員或會員代表大會決議時,得經理事會決議,予以警告或停權處分,其危害團體情節重大者,得經會員或會員代表大會決議,予以除名。
會員未繳納會費者,不得享有會員權利,連續二年未繳納會費者,視為自動退會。會員經出會、退會或停權處分,如欲申請復會或復權時,除有正當理由者外,應繳清前所積欠之會費。
第 十一 條 會員喪失會員資格或經會員大會決議除名者,即為出會。
第 十二 條 會員得以書面敘明理由向本會申請退會。
第三章 組織及職權
第 十三 條 本會以會員大會或會員代表大會為最高權力機構。
會員人數超過三百人以上時得選出會員代表,再召開會員代表大會,行使會員代表大會職權。
會員代表任期3年,其名額及選舉辦法由理事會擬訂,報請主管機關核備後行之。
第 十四 條 第一項、會員或會員代表大會之職權如下:
一、訂定與修改章程。
二、選舉及罷免理事、監事。
三、議決入會費、常年會費、事業費及會員捐款之數客方式。
四、議決年度工作計畫、報告及預算、決算。
五、議決會員或會員代表之除名處分。
六、議決財產之處分。
七、議決本會的解散。
八、議決與會員權利義務有關之其他重大事項。
第二項、前項第八款重大事項之範圍由理事會定之。
第 十五 條 本會置理事九人、監事三人,由全體會員(會員代表)選舉之,分別成立理事會、監事會。
選舉前項理事、監事時,依計票情形得同時選出候補理事三人及候補監事一人,遇理事、監事出缺時,分別依序遞補之。
本屆理事會得提出下屆理事、監事候選人參考名單。理事、監事得採用通訊選舉;但不得連續辦理。通訊選舉辦法由理事會通過報主管機關核備後行之。
第 十六 條 理事會之職權如下:
一、審定會員(會員代表)之資格。
二、選舉及罷免常務理事、理事長。
三、議決理事、常務理事及理事長之辭職。
四、聘免會務人員。
五、擬訂年度工作計畫、報告、預算及決算。
六、其他應執行事項。
第 十七 條 理事會置常務理事三人,由理事互選之,並由理事就常務理事中選舉一人為理事長。
理事長對內綜理督導會務,對外代表本會,並擔任會員大會、理事會主席。
理事長因事不能執行職務時,應指定常務理事一人代理之,未指定或不能指定時,由常務理事互推一人代理之。
理事長、常務理事出缺時,應於一個月內補選之。
第 十八 條 監事會之職權如下:
一、監察理事會工作之執行。
二、審核理事會所提出之帳冊。
三、選舉及罷免常務監事。
四、議決監事及常務監事之辭職。
五、其他應監察事項。
第 十九 條 監事會置常務監事一人,由監事互選之,監察日常會務並擔任監事會主席。
常務監事因事不能執行職務時,應指定監事一人代理之,未指定或不能指定時,由監事互推一人代理之。
常務監事出缺時,應於一個月內補選或由監事互推之。
第 二十 條 理事、監事均為無給職,任期三年,連選得連任。理事長之連任,以一次為限。理監事之任期自召開本屆第一次理事會之日起計算。
第 二十一 條 理事、監事有下列情事之一者,應即解任:
一、喪失會員(會員代表)資格者。
二、因故辭職經理事會或監事會決議通過者。
三、被罷免或撤免者。
四、經會員或會員代表大會決議停權處分,期間逾任期二分之一者。
第二十二條 本會置秘書長一人,承理事長之命處理本會事務,其他工作人員若干人,由理事長提名經理事會通過聘免之,並報主管機關備查。前項工作人員不得由理事監事擔任。工作人員權責及分層負責事項由理事會另定之。
第二十三條 本會得設各種委員會、小組或其他內部作業組織,其組織簡則經理事會通過後施行,變更時亦同。
第二十四條 本會得由理事會聘請名譽理事長一人,名譽理事、顧問若干人,其聘期與理事、監事之任期同。
第四章 會 議
第二十五條 一、 會員(會員代表)大會分定期會議與臨時會議二種,由理事長召集,召集時除緊急事故之臨時會議外應於十五日前以書面通知之。
二、 定期會議每年召開一次,臨時會議於理事會認為必要,或經會員(會員代表)五分之一以上之請求,或監事會函請召集時召開之。本會辦理法人登記後,臨時會議經會員(會員代表)十分之ㄧ以上之請求召開之。
第二十六條 會員(會員代表)不能親自出席會員大會時,得以書面委託其他會員(會員代表)代理,每一會員(會員代表)以代理一人為限。
第二十七條 會員(會員代表)大會之決議,以會員(會員代表)過半數之出席,出席人數較多數之同意行之。但下列事項之決議以出席人數三分之二以上同意行 之。一、章程之訂定與變更。二、會員或會員代表之除名。三、理事、監事之罷免。四、財產之處分。五、本會之解散。六、其他與會員權利義務有關之重大事 項。本會辦理法人登記後,章程之變更以出席人數四分之三以上之同意或全體會員三分之二以上書面之同意行之。本會之解散,得隨時以全體會員三分之二以上之可 決解散之。
第二十八條 理事會每三個月召開一次,監事會每三個月召開一次,必要時得召開聯席會議或臨時會議。前項會議召集時除臨時會議外,應於七日前以書面通知,會議之決議,各以理事、監事過半數之出席,出席人數較多數之同意行之。
第二十九條 理事應出席理事會議,監事應出席監事會議,不得委託出席,非有正當理由不得請假;理事、監事連續二次無故缺席理事會、監事會者,視同辭職,由候補理事、候補監事分別依次遞補。
第五章 經費及會計
第 三十條 本會經費來源如下:
一、入會費:新臺幣壹千元,於會員入會時繳納。
二、常年會費:新臺幣壹千元。
三、會員捐款。
四、委託收益。
五、基金及其孳息。
六、其他收入。
第 三十一條 本會會計年度以曆年為準,自每年一月一日起至十二月三十一日止。
第 三十二條 本會每年於會計年度開始前二個月由理事會編造年度工作計畫、收支預算表、員工待遇表,提會員大會通過(會員大會因故未能如期召開者,先提理監事聯席會議通 過),於會計年度開始前報主管機關核備。並於會計年度終了後二個月內由理事會編造年度工作報告、收支決算表、現金出納表、資產負債表、財產目錄及基金收支 表,送監事會審核後,造具審核意見書送還理事會,提會員大會通過,於三月底前報主管機關核備(會員大會未能如期召開者,先報主管機關)。
第 三十三 條 本會於解散後,剩餘財產歸屬所在地之地方自治團體或主管機關指定之機關團體所有。
第六章 附 則
第三十四條 本章程未規定事項,悉依有關法律規定辦理。
第 三十五條 本章程經會員(會員代表)大會通過,報經主管機關核備後施行,變更時亦同。
第 三十六條 本章程經本會101年12月23日第一屆第一次會員大會通過。報經內政部101年7月23日台(101)內社字第1010257218號函准予備查。